
文/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熊志创通网
两天前,小鹏机器人迈着“猫步”亮相发布会时,部分网友质疑“这步态太假了”“里面是真人”。11月6日晚,小鹏就此回应,并在机器人IRON通电运行状态下,现场剪开其腿部覆盖件,公开展示内部的机械结构。
面对舆论质疑 ,小鹏选择“开膛破肚”来自证清白。耐人寻味的是,即便是小鹏对机器人现场拆解,质疑声仍未完全平息。有网友表示,被剪开的版本,和舞台展示的不是同一个,舞台上那个走“猫步”的就是真人扮演。

中国首个量产高阶人形机器人。/图源:小鹏汽车
这种对前沿产品近乎执拗的质疑创通网,并不是空穴来风。
一方面,小鹏发布会亮相的那款机器人,从性别设定、外观造型到步伐节奏,乃至耳朵等细节的设计,都与当前主流的人形机器人产品存在明显差异,显得过于拟人化甚至超前。
另一方面,近年来,在科技创新的热潮之下,各种营销忽悠也层出不穷,从曾经的“水氢发动机”骗局,到部分企业用PPT概念炒作科技热点,类似的虚假宣传,一次次的消耗着公众的信任。
当颠覆性创新动辄成为营销话术,消费者自然会戴上怀疑的眼镜。
人形机器人本身是一个前沿领域,信息严重不对称。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,这一产业近两年迎来爆发,还登上了春晚舞台,但它仍面临着巨大的技术瓶颈,且应用场景模糊,距离真正商业化落地还有很长距离。正因如此,它极易成为概念炒作的温床,容易滋生泡沫。
小鹏选择在发布会现场直接拆解机器人,将产品细节公开展示,无疑是一种坦诚且硬核的自证方式。它体现了企业对自身技术的信心,也展现了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。
对科技企业来说,质疑本身不是坏事,怀疑精神恰恰是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动力。
信任成本的提高,正在倒逼企业从讲好故事,转向做好产品。
围绕小鹏机器人的风波,也是对科技行业的一次诚信拷问。科技企业若想赢得长久信任,只有持续交付经得起检验的产品。
【来源:九派新闻】
声明: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创通网,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。邮箱地址:jpbl@jp.jiupainews.com
广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